从企业情况来看,大型企业景气水平继续上升,小型企业连续三个月有所改善,重点行业采购经理指数均有回升。
因为园区是全新建设的化工园区,没有杂乱的产业布局,现在的每一步建设发展,都是在白纸上作画。自贡地区拥有丰富的盐卤、天然气资源。
其中,6个项目已投产,12个项目正加快建设,其余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四川地区已基本形成锂矿资源开发利用、锂电池材料生产、锂电池生产、锂电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生态圈,预计到2030年全省新能源产业规划产值将达2.5万亿。园区围绕配套行业龙头,积极引进了一批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导电剂等锂电材料配套企业,已逐步开展建设即将陆续投产,融入产业生态已蔚然成势,合作空间非常广阔。目前,已有中国中化、中国建材等央企,江苏国泰、无锡东恒等10余户行业龙头企业,以及1家外资企业德国梅塞尔先后入驻园区,共签约重大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338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796亿元、税收62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7500余个。在10月25日召开的2023中国化工园区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自贡市沿滩区委副书记、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红军对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以下简称川南园区)投资环境进行了介绍。
园区立足资源价值放大为目标,着力实现资源变资产,积极发展盐氟化工、天然气化工,已签约引进了中国中化、瑞柏集团等投资超百亿的龙头项目。王红军认为,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发展优势主要有三:一是起点高。前三季度,民营企业月度进出口增速均高于整体,民营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22.7%,汽车、工程机械、电子消费品等领域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三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好于整体。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进口13.2万亿元,同比下降1.2%。二是进口数量稳步增加,保供稳链作用持续发挥。在面临比较大的困难和挑战面前,我国外贸出口保持了较强韧性。
同期,进口消费品1.46万亿元,增长3.1%。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月度走势向好,特别是9月份在环比少三个、同比少一个工作日的情况下,规模创下年内的月度新高,如果剔除工作日差异影响,9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长0.9%。
货物贸易进出口平稳运行、积极向好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承载了接近全球1/5人口,也创造了全球近三成的制造业增加值,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有效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下一阶段,我国外贸运行依然有不少有利因素的支撑。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
特别是最近的超级黄金周,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在稳的同时,当前外贸运行还呈现出好的积极变化。总体来看,政策给力、企业努力、各方合力,四季度出口趋稳向好势头有望继续巩固。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实现了0.6%的增长,特别是近两个月,出口呈现出更多积极变化,8、9月出口规模连续扩大,环比分别增长1.2%和5.5%,趋稳回升态势明显。
三是企业的订单和信心改善。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占出口总值的58.3%,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
同时,消费电子产业进出口呈现了复苏的势头,集成电路进出口在8、9月连续环比回升,9月手机、电脑出口同比降幅明显收窄。一是国内经济运行向好。
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6.34万亿元,同比增长6.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3.1%。从季度看,进出口逐季抬升,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为9.72万亿、10.29万亿、10.79万亿元;从月度看,9月当月进出口3.74万亿元,环比连续2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一是外贸规模稳中有增,9月创年内单月新高。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较快增长。其中,干鲜瓜果及坚果、医疗保健品分别增长22.8%、18.5%。二、三季度,进出口均在10万亿元以上,保持了历史较高水平;二是主体稳。
当前,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我国打造绿色低碳新增长点的成效凸显,带动了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5.830, -0.05, -0.85%)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一是进口规模逐季走高,自主要来源地进口趋势向好。
同时,广大企业也在积极应对国际需求变化,抓订单、优结构、拓市场,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四是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
但是,随着国内各项政策的精准发力、走深走实,企业主动求新求进、应变克难,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平稳运行,同比增速基本持平,并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具体来看首先是稳。前三季度,我国对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33.7%、6.7%和5.1%,均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近期,我国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进出口也明显改善。
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环比回升,8月份工业增加值、社零消费增速较上月分别加快了0.8和2.1个百分点。五是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扩大。吕大良介绍,近期,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均对全球贸易碎片化表示了担忧,世贸组织将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从此前预测的1.7%下调到0.8%,说明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中国海关贸易景气统计调查结果显示,9月反映出口订单保持稳定或增加的企业比重较8月份提升0.8个百分点,对未来出口表示乐观的企业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出口总值的46.5%本次大会以聚焦制造业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赋能产业优化升级。
大会进行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招商引资推介并举行项目签约活动,同时举办产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与矿山智能化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与科学传播3场分论坛。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据了解,此次大会共签署招商引资项目25个,总投资额112.6亿元人民币。2023中国(太原)人工智能大会15日在山西太原开幕。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说,大模型成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能路径之一,大模型的训练代码量从2019年的万级增长到2021年的十万级,人工智能技术复杂度正在快速增加。任爱光表示,大模型的技术创新,有望培育形成新的生产力,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刻改变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全方位多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目前,中国仍面临一些瓶颈和挑战,形成中国方案迫在眉睫。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已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成后,研发和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其中数字经济领域项目14个、人工智能领域项目3个、先进装备制造项目5个、其他类项目3个
规模10万平方米,几乎实现了海洋装备上游研发设计、中游制造生产、下游应用及服务的全产业链覆盖。极地电动吊舱推进器、半潜无人船、无人航行器、自漂浮式太阳能板、船载动中通天线、无人运输船等6500多项优秀产品、先进技术及解决方案在博览会上展出,多款新型游艇首次公开亮相。
据不完全统计,2023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展期四天共迎来了全球各类船东、海运集团、航海装备总装制造企业等约3万名专业采购商到会参观接洽,累计参观客流总量达18万人。本次博览会配套举办30场专业权威的论坛会议及科普体验活动。
本文由烛照数计网郝鹏主持召开国资委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烛照数计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中国南车:用核心价值观熔铸企业文化之魂”